”卖一买一”周期长 优化二手房交易政策正当时

  • 时间:2022-10-08 08:52 编辑: 来源: 阅读:133621
  • 扫一扫,手机访问
摘要:  如今,购房家庭在同一时期内先出售名下住房再购买下一套住房,也就是“卖一买一”的情况比较普遍。很多家庭在“卖一买一”时,由于卖房周期拉得太长,影响了下一套的买入,甚至错过了喜欢的房源,或因为前一套卖出时资金筹措不及时,再次购房时对卖家产生违约。针对“卖一买一”这样的“连环单”交易,北京市开始试行存量房交易“连环单”业务并行办理,此举能够大大缩短交易时间,从而提升二手房交易便捷度,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。  假设乙将名下一套住房

  如今,购房家庭在同一时期内先出售名下住房再购买下一套住房,也就是“卖一买一”的情况比较普遍。很多家庭在“卖一买一”时,由于卖房周期拉得太长,影响了下一套的买入,甚至错过了喜欢的房源,或因为前一套卖出时资金筹措不及时,再次购房时对卖家产生违约。针对“卖一买一”这样的“连环单”交易,北京市开始试行存量房交易“连环单”业务并行办理,此举能够大大缩短交易时间,从而提升二手房交易便捷度,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。

  假设乙将名下一套住房卖给甲,又去买了丙的一套住房,则甲、乙、丙三方构成了一个“连环单”。由于北京目前仍实行限购政策,很多家庭需要卖掉一套住房腾出购房资格再买下一套。按照传统交易模式,“连环单”中的乙要在卖出名下住房并办理转移登记后,才能腾出资格购买丙的住房,交易周期较长。根据此次北京试行的新政策,甲、乙、丙申请办理“连环单”业务后,乙和甲只要进行网签,乙就可以腾出购房资格,启动购买丙住房的程序。也就是说,乙购房资格的释放由原先办理房产转移登记也就是“过户”后,前置至网上签约后。待乙完成买入丙住房的网签后,可一并办理乙对甲卖出、乙对丙买入房屋的贷款、缴税、登记业务。有业内人士估算,“连环单”业务并行办理的交易周期较优化前最多可减少50天。

  二手房交易在北京房地产交易中占比较高,其中改善性购房需求占三成以上。有关监测数据显示,2021年北京市二手房成交面积显著高于新房成交面积。优化二手房交易流程将有助于提高存量房屋交易效率,更好支持购房家庭合理住房需求。

  近期,在优化二手房交易流程方面,很多城市推出了“带押过户”的新举措。“带押过户”能够降低交易成本,促成交易便利化,活跃二手房市场,是一项顺应民心之举。

  所谓“带押过户”,是指对于存在抵押的不动产需要上市交易的,卖方可不先归还原来的房贷就完成过户登记,买方可带抵押过户直接获取金融贷款。在传统的二手房交易过程中,如果住房还有未还清的银行按揭贷款,则仍处于抵押状态,交易手续相当繁琐。需要卖方提前筹集资金还清贷款,即“赎契”,通过“赎契”解除原有抵押,才能办理过户手续,进而买方将房产再次抵押,获得银行贷款。

  “带押过户”新政节省了卖方为提前还贷衍生出的过桥费,以及过桥费带来的利息和担保费等,利于卖方尽快回笼资金,同时省下了交易时间。过去,一旦卖方在约定时间内凑不齐未结清的银行贷款,则很可能对买方产生违约。“带押过户”减少了办事环节,缩短了交易时间,避免因时间拖延出现的违约情形。

  二手房市场对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。很多二手房有成熟的商业和物业,地理位置好,相比购买新建商品住宅往往需要等待一定交房时间而言,不少购房者根据现实情况综合考虑,将二手房作为首次置业或者改善居住条件置换住房的首选。特别是在一线等大城市,二手房的交易量早已超过新房。当前,促进二手房交易的企稳回升,有助于带动中介服务行业的活跃,促进装饰装修、家具家电等相关消费。期待各地有更多优化二手房交易流程的举措出台,更好满足刚需和改善性购房家庭合理住房需求,促进二手房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(文章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亢 舒)


最新发布的资讯动态
【资讯|全国房产】智慧物业让生活更美(2022-11-24 15:54)
【资讯|金融】暖风频吹 房企融资环境现积极变化(2022-11-24 08:31)
【资讯|全国房产】15万套南京二手房挂牌量创新高(2022-11-23 08:30)
【商业|地产新闻】老旧小区管理难?物业公司亮“绝活”(2022-11-23 08:29)
【商业|地产新闻】党建引领显成效 物业服务开新局(2022-11-23 08:29)
【商业|人物访谈】新型智慧城市如何建?(2022-11-23 08:28)
【资讯|全国房产】南京10月新房价格两连跌 15万套二手房挂牌量创新高(2022-11-23 08:28)
【资讯|全国房产】北京通州两地解除“双限购”能否激发区域楼市活跃度(2022-11-23 08:27)
【商业|行情速递】70城房价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增加(2022-11-23 08:27)
【资讯|金融】房地产债务展期规模增至1505亿元 销售端回暖仍是化债核心动力(2022-11-23 08:26)